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方法放样点位的基本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选择一个已知点,架设仪器,整平-对中,输入该点坐标以设置测站点,同时由另一人在另外一个已知点架设棱镜。输入后视点坐标后,将全站仪瞄准棱镜进行后视,测距-记录。放点,输入需要放样点的坐标。将全站仪旋转使得水平角为0度,然后将棱镜架设至全站仪目镜的延长线上,前后移动,使得测量的水平距离为零,至此该点放样完成。
按F3选择坐标放样,系统会提示选择一个文件。如果不需要使用文件,可以按F4跳过。输入测站点坐标 按F1输入测站点。按F4(坐标提示)依次输入N(X)、E(Y)坐标值(Z值通常忽略),输入完成后按ENT(回车)确认。输入后视点坐标 按F2输入后视点。
具体步骤:【F2 后视】--【F2 调用】--取测站点B【F4 回车】--检阅后视坐标【F3 是】--照准后视点【F3 是】。获取新点位置 放样模式下选择第二页新点中的极坐标法。选择新建文件或者调用已有文件的方式,输入新点的点号。
已知两点怎么用全站仪放样其他已知坐标的位置
第一步:总图上面有一个大地坐标和图纸坐标的换算公式(业主一般提供的坐标点是1985西安坐标系的大地坐标),首先将大地坐标换算成图纸坐标。第二步:架设全站仪调平、对中(改点为测站点),同步在另一点(即后视点)架设棱镜。选择:程序-放样(或测量):架设全站仪架设全站仪调平、对中(改点为测站点),同步在另一点(即后视点)架设棱镜。
用其中一个已知点设站,另一个后视定向,然后逐点进行坐标放样就行了。

在第一个点A位置,以任意方向测量一个点C,测量AC距离,假定AC方向角为0度。(2)由AC,测量一个闭合导线,回到AC。其中经过第二个已知点B。
基本准备 确保全站仪已调水平,开机后目镜转360度,使垂直过“0”。按MENU菜单进入操作模式。坐标放样步骤 进入测量程序 按F2键进入“测量程序”。按SO键进入坐标放样模式。选择文件(可选)按F3选择坐标放样,系统会提示选择一个文件。如果不需要使用文件,可以按F4跳过。
方法一:在任意点设置全站仪,利用已知两点自由设站,仪器架设完后用仪器自带的点到线的程序放出两已知点连线上的任一点。方法二:整平仪器,不用任何后视。测得已知点的坐标(现在测得的坐标是假定坐标系的坐标),利用仪器自带的点到线的程序放出两已知点连线上的任一点。
可以利用用全站仪的测图功能,直接测出坐标。首先开机输入设站点坐标,为1000.000,1000.000。仪器高度52输入高程。进入测图模式,照准后视点,然后输入棱镜高度,输入已知俩点坐标,然后输入高程,输入杆高,输入高程。然后确认定向,这回就让棱镜去第三个点,然后照准,测量就出来这个未知点的坐标。
全站仪放样原理
1、第一步:总图上面有一个大地坐标和图纸坐标的换算公式(业主一般提供的坐标点是1985西安坐标系的大地坐标),首先将大地坐标换算成图纸坐标。第二步:架设全站仪调平、对中(改点为测站点),同步在另一点(即后视点)架设棱镜。选择:程序-放样(或测量):架设全站仪架设全站仪调平、对中(改点为测站点),同步在另一点(即后视点)架设棱镜。
2、用极坐标法放样原理。已知点设站极坐标法放样如图1所示,待放样点距设站点的距离和与基准 方向的角度都已给定的,采用极坐标法放样,将全站仪安置在已知控制点A,将照准部瞄准已知方向AB,通过测角、量距来确定放样点,具体原理如下 从而可求得待放样点P的横纵坐标,即P点的平面位置。
3、全站仪放样时输入反射镜高是为了准确计算地面点的真实高程。以下是具体解释:全站仪测量原理:全站仪测量的是棱镜中心点的位置坐标和高程。地面点坐标与高程需求: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通常需要知道的是地面上的点的坐标和高程,而不是棱镜中心点的坐标和高程。